回饋社群

2021年01月11日
香港地少人多,一個細小的公共空間到底誰有權享用、如何享用,都是街坊及店主等不同持份者一直拉据的問題。有見及此,ARCHITECTURE COMMONS創辦人何力輝於2019年啟動了鄰里關係研究所的概念項目,以灣仔為起步點,跟建築師團隊如區議員般落區設街站,搞焦點小組(FOCUS GROUP),又單對單跟街坊對談,細心聆聽不同社區持份者的需要。

於繁忙的街道上,團隊把問街坊的問題,寫在精心設計的紙板上,讓街坊寫下自己跟社區共同成長的故事及對社區的期望。他說:「試過有街坊走來教訓我們,話張凳花了幾萬元,辛苦了很多晚才做成的,不要亂用;又有街坊話好鍾意食灣仔『屎坑粥』,因位於公厠旁擺檔而得其名,但又好好食。」

但也有不少街坊向何力輝訴苦:「日、月、星街以前發展輕工業的,現在都變成食肆酒吧,住在樓上的街坊向我們投訴說晚上很嘈;樓下的食店又投訴車主把車泊在店門前,霸了他們做生意的地方,令小小社區蘊藏著不滿的情緒。」

於是鄰里關係研究所承擔了調解員的角色,向政府及地產發展商反映意見,希望重建和諧社區,「可考慮設立行人專用區,或把某些設施『借過少少』來騰出多點共用空間,以緩和人車爭路的情況。」

短短一年多,鄰里關係研究所的項目已擴展至北角及中環,下一站將要踏足香港首個新市鎮─荃灣,此區彷彿以楊屋道做了分水嶺,一邊是只有四、五層高的舊式唐樓,而另一邊則是高樓大廈和全新界最高建築物─89層高的如心廣場。

一直以來,如心廣場對傷健人士均十分關注,第二期中層興建了一座有蓋行人天橋,一直向外伸延,貫穿了整個荃灣區內多個重點設施,包括荃城滙、荃新天地2期、楊屋道街市及荃灣西站等,要求通道闊至少1.05米讓輪椅能通過,寛闊平坦又沒有障礙物,兩邊有玻璃護欄及扶手,並設有觸角引路帶,協助傷健及視障人士往來荃灣多個重點設施。

另外,如心廣場商場地下有一個三角形廣場,歡迎區內不同持份者享用,但原來不少基層家庭都不敢踏足商場範圍,認為那不是屬於他們階層的地方,違背了當初商場落成的心意。有見及此,鄰里關係研究所就推出企業研究員團隊(Corporate Fellows)計劃,集合不同持份者定期會面及接受四個月的訓練,商討如何建立互融的荃灣社區。
ARCHITECTURE COMMONS創辦人何力輝(右),創辦了鄰里關係研究所,並以灣仔為起步點。

 

 

 

 

 

與我們保持聯絡

請輸入有效的電子郵件地址

提供您的個人資料並提交表格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政策並同意從華懋集團接收信息。

你是否居住或位於中國大陸?

請填寫所有必填字段

如果您是來自中國內地或身處中國內地的人士,請在使用我們的服務前仔細閱讀我們的《資料私隱及保安政策聲明》(“隱私政策”)  及其附錄,並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勾選以下選項

請填寫所有必填字段

鑒于閣下希望使用的服務或産品需提交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的個人資料,如果閣下為來自或身處中國內地的人士,且同意我們為提供該等服務和産品的目的處理閣下所監護的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的個人資料的,請勾選以下選項:

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獲得我們網站上的最佳體驗。如果您繼續瀏覽,代表您同意使用Cookies。 閱讀更多